您好!欢迎对平台的关注。根据您所表达的需求,我们为您提供如下信息:
若业务员仅为夸大宣传或疏忽未告知条款,属民事欺诈范畴,可通过投诉或诉讼解决。若业务员虚构保险产品、伪造资质,骗取保费后消失,可能构成刑事诈骗,应立即报案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,应退一赔三(最低赔500元)。适用条件:需证明业务员的行为属于“欺诈”(故意告知虚假信息或隐瞒真实情况)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本法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诈骗罪客体要件: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,骗取数额较大财物。关键点:若业务员通过欺骗手段使您支付保费且无履行合同的真实意愿(如诱导购买高额保单后卷款跑路),可能涉嫌刑事诈骗。
平台为您提供以上信息,仅供您参考。如有疑问,欢迎进一步咨询。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!